跳臺滑雪作為一種冰上運動,以前是不流行的,我們國家直到1982年才成立了跳臺滑雪隊,那么跳臺滑雪起源于哪個國家?跳臺滑雪為什么都在晚上?跳臺滑雪為什么順風加分?帶著這些疑問,跟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跳臺滑雪起源于哪個國家

1、跳臺滑雪運動項目最早起源于挪威,1860年挪威的兩位農民在奧斯陸舉辦的滑雪比賽上,展示了跳臺飛躍動作,后來成為一個獨立項目繼而展開推廣,在1879年的奧斯陸舉辦了首屆跳臺比賽。1982年,吉林市成立了跳臺滑雪隊。1984年,中國國內舉行了首次跳臺滑雪比賽。
2、常馨月是中國首位進入冬奧會的女子跳臺滑雪運動員,常馨月在備戰索契冬奧會的2013年正式加入國家女子跳臺滑雪隊,但中國隊未能取得參賽資格,2018年8月18日, 2018-2019賽季國際雪聯跳臺滑雪大獎賽捷克弗倫斯塔特站。女子標準臺個人賽,中國選手常馨月最終獲得第15名。
跳臺滑雪為什么都在晚上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設施經理王敬先介紹,10場跳臺滑雪比賽中的6場放在晚上舉行,這樣的時間安排,是為了讓冰雪運動比較發達的歐洲、北美等地觀眾,能在比較好的時間段收看冬奧會比賽的電視轉播。跳臺滑雪場地的燈光除了為運動員比賽提供保障外,還主要用于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的轉播,超高速攝像機需要非常充分的光線、照度,因此對場地照明要求非常高。
跳臺滑雪為什么順風加分
在跳臺滑雪中,逆風能提升升力從而帶來優勢,順風則會縮短風行距離,風是跳臺滑雪中一個重要且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比賽中每一跳的風向和風速都會進行測量,逆風扣分,順風加分。風洞實驗證明,與雪板平行相比,“V”形姿勢能減少28%的風阻,可以提供更多的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