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節日,回族就是一個有著很多風俗傳統的民族,而且獨具一番特色。那么,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回族為什么不吃豬肉?回族為什么不過年?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看看吧!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么?

1、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阿術拉日、登宵節、白拉臺節、蓋爾德節、法圖麥節、亡人節等。開齋節是開放齋戒的節日,一般舉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開齋飯,古爾邦節又叫忠孝節,在開齋節后七十天舉行,而圣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2、回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開齋節: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葉、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飯。東方發曉后,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饑餓和干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穆斯林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回族為什么不吃豬肉?
他們不吃豬肉的原因與他們信奉的宗教有關系,因為信仰所以不允許自己食用豬肉。那么就有人會說了,有時候我們也是見到一些回族的朋友他們吃豬肉,這是對他們的信仰不敬嗎?其實在有些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回民他們食用豬肉的原因也是非常簡單,那就是他們對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不虔誠,他們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其實還是有規定一些范圍類的食物,那些是他們不能夠食用的。
回族為什么不過年?
回族不過年是因為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回民也有一年一度的類似春節的節日,就是開齋節。在開齋節,穆斯林們也是和我們傳統春節差不多,需要走親訪友,祭祀祈福,還有做各種各樣民族特色美食來慶祝節日。穆斯林在開齋節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準備馓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和特色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也相當于在這一天集中起來共享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