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又要到了,很多人期待的假日的來臨,那么勞動節為什么改5天了?勞動節為什么不是傳統節日?勞動節為什么定在5月1日?帶著這些疑問,跟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勞動節為什么改5天了

1、勞動節之所以改為5天,也是國家為了保證民生的舉措,五一勞動節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比較好、適合休息、旅游的時候,若是只放3天假,假期太短,更多人會選擇在家休息,等到國慶節的時候再出去,這樣不僅不能緩解壓力,還會造成國慶節交通擁堵。
2、每年的勞動節放假天數都可能存在著差異,比如2019年就放了4天假,但2020年就放了5天假,這并不是說勞動節的法定節假日時間改變了,畢竟勞動節法定假只有一天的,但之所以存在著天數差異,還是因為其他的假期天數是五一前后周六周日的調休天數。2022年勞動節放假天數,具體還要看國務院的最新安排。
勞動節為什么不是傳統節日
勞動節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但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直到現在,全球大約有80多個國家過勞動節。
勞動節為什么定在5月1日
勞動節是5月1日跟這背后的故事有關,那就是“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當時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參演罷工活動的人來自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這次聲勢浩大的工人罷工活動最終取得了勝利。 到了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我國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