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總是能教會人們很多道理,言簡意賅,使人印象深刻,守株待兔便是如此,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守株待兔為什么會被宋人笑?守株待兔為啥那個人再也沒有遇到野兔?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人應主動努力,不要對任何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通常用來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相傳宋國有一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發現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從此便不再種地,等著再有一只兔子撞上去。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2.守株待兔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五蠹》,后人們常用守株待兔的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后來人們就用守株待兔來比喻那些妄想不勞而獲,或是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道變通的人。也諷刺了不想付出卻想坐等收獲的,不思進取的人。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獲。
守株待兔為什么會被宋人笑?
因為他這種寄希望于僥幸,想不勞而獲的思想,是愚蠢可笑的;同時,他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成獲取成功的經驗,不知變通,因循守舊,這種行為也是愚蠢可笑的。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只有努力才能有好結果。全新的情況產生新的問題,只能用新的方法解決,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實的變化。
守株待兔為啥那個人再也沒有遇到野兔?
因為哪個兔子是偶然的,這個故事可以告訴我們不要做農夫一樣的人,要靠自己的勞動成果來做事情。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出自《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