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只螳螂主動接近水源,并且還在水源旁從肚子里爆出一條黑蟲,那么它其實早就已經是行尸走肉了,它是被鐵線蟲給控制了,一旦鐵線蟲出體,它就會立刻死亡。那么為什么螳螂一沾水就死?螳螂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配偶?螳螂為什么會有鐵線蟲?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為什么螳螂一沾水就死?

1、螳螂一沾水就死與鐵線蟲有關,當螳螂的體內被鐵線蟲寄生,這些寄生蟲在螳螂入水后從它腹部鉆出,導致螳螂因腹部受傷而死。已經占據螳螂全身的鐵線蟲會支配螳螂,向高亮的地方走去。最終來到水邊,螳螂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此時鐵線蟲會從螳螂體內破肚而出,進入水中尋找繁殖的對象,而可憐的螳螂身體早已被掏空,只有死路一條了。
2、螳螂一沾水就死是一種病態行為,而且這個行為的主導者并不是螳螂,而是一種潛藏在螳螂體內的鐵線蟲。鐵線蟲是一種寄生生物,它主要的寄主以各種節肢動物為主,比如蝗蟲、蟋蟀、螳螂等等都是它的主要寄主。從名字上我們也不難看出,鐵線蟲就是一種身體細長如鐵絲的寄生蟲。鐵線蟲進入螳螂體內后,前期會以螳螂進食的食物為食,隨著慢慢的長大,對螳螂的影響變大,螳螂的捕獵能力降低后,它會慢慢的蠶食螳螂腹中的各種器官和組織。
螳螂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配偶?
因為母螳螂在饑餓的狀態下是分不清交配同類和食物的。如果公螳螂所交配的同類剛好是饑餓的,那么它極有可能會被這位伴侶吃掉,那么被吃掉的就顯得極為不幸了。所有的公螳螂都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它們會在交配后馬上離開,但是如果動作稍微慢一點,自己就會吃掉,果然最毒婦人心,仔細想想很多小螳螂的生命都可以算作是父親的延續了。
螳螂為什么會有鐵線蟲?
鐵線蟲的幼蟲會通過螳螂捕食其它動物或在水源飲水時進入它的體內寄生,當幼蟲在螳螂腹內發育成熟,為了回到水中交配產卵,它們會驅使螳螂尋找水源并跳入水中,到水中之后,成年的鐵線蟲就會從螳螂體內破肚而出,最后,螳螂完成了它的使命,化為一具空殼,隨波逐流。成蟲后的鐵線蟲在水中尋找異性開始生命的延續。也就是說螳螂一旦感染了鐵線蟲必死無疑,這就是鐵線蟲對螳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