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游記》,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兩個美猴王那一集,真假難辨,讓人迷茫。那么真假美猴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美猴王有什么特點?美猴王為什么要去拜師學(xué)藝?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快和我一起去探索真相吧。
真假美猴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真假美猴王的真相是:真假孫悟空是二心,本為一體,假的是心魔幻化。如來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如理解成2個孫悟空都是真的,假的是心魔幻化而成,即是善惡二心。這和吳承恩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吳承恩生于一個由學(xué)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bǔ)上“歲貢生”,后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bǔ)貼家用。晚年出任長興縣丞,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2.真相是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dāng),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dāng)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后被一棒打死。而當(dāng)“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并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來的本領(lǐng),當(dāng)“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
美猴王有什么特點?
1.有責(zé)任心,敢作敢當(dāng):孫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卻沒有拂袖離去。2.嫉惡如仇,不畏強(qiáng)權(quán):在看到百姓受災(zāi)受難的時候,孫悟空會設(shè)身處地的解救人們脫離水深火熱的處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來佛祖。3.善惡分明,做事謹(jǐn)慎:在遇到各種妖怪的時候,不管他們怎么瞞天過海,但騙不過孫悟空,每次遇到特別的人,孫悟空都會仔細(xì)的觀察,所以,很少會上妖怪的當(dāng)。4.忍辱負(fù)重:西行途中孫悟空被師父“一度氣跑,兩次遭貶逐”。
美猴王為什么要去拜師學(xué)藝?
之所以要去拜師,最初的出發(fā)點其實非常單純,根本沒有任何的功利思想,更不知有什么取經(jīng)、封佛。純粹是為了尋找一個逃避生離死別的法子——因為對還是美猴王的孫悟空而言,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此情此景可以永遠(yuǎn),座下的“猴郎們”能常伴左右。這就是他眼里最值得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