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丸子是中國傳統(tǒng)名菜之一,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壽宴和喜宴中。那么四喜丸子是哪四喜?四喜丸子有什么做法?四喜丸子有什么歷史故事?針對以上三種疑問,跟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四喜丸子是哪四喜?

1.四喜丸子比喻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四喜丸子”是經(jīng)典的中國傳統(tǒng)名菜,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常用于喜宴、壽宴等宴席中的壓軸菜,以取其吉祥之意。四喜丸子顏色金黃,鮮咸酥嫩,芡汁清亮,味道適口。通常人們認(rèn)為四喜丸子就是紅燒獅子頭,其實(shí)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2.四喜丸子是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四喜丸子”以其吉慶、團(tuán)圓的寓意,給宴席增添了歡樂和熱烈的氣氛。這道菜不但能給人們帶來歡愉融洽的感受,還表達(dá)了殷切的祝福之意,使賓主盡歡,共享美好時刻,留下美好的回憶。四喜丸子可算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吉祥菜肴了。
四喜丸子有什么做法?
四喜丸子的做法:1、五花剁餡,蔥、姜切大片提前分別泡在一小碗水中,水淀粉少許,雞蛋清一個。2、先往肉餡里放入少許香油。然后朝著一個方向攪拌。3、往肉餡里放入醬油繼續(xù)攪拌勻均。然后分次加入蔥水,每次少加一點(diǎn),全部攪拌勻均后,再放入分次姜水繼續(xù)。4、加入少許的鹽,雞精,蛋清繼續(xù)朝一個方向攪拌。緊接著倒入水淀粉,用力攪拌勻。5、用手掌來回摔打幾次肉餡,然后再將肉餡做成一個個拳頭大小的丸子。6、鍋內(nèi)倒入油,油溫四成熱的時候就可以下入丸子。小火慢炸。7、丸子炸至金黃色,撈到一個大碗中備用。8、大碗中放塊姜、蔥披,倒入少許醬油,然后加入適量的熱水,入鍋蒸一個小時左右即可。9、將丸子擺到盤中,鍋中倒入一些蒸丸子的湯即可。
四喜丸子有什么歷史故事?
據(jù)傳,四喜丸子創(chuàng)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xué)子紛紛涌至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結(jié)果出來,衣著寒酸的張九齡中得頭榜,皇帝賞識張九齡的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當(dāng)時張九齡的家鄉(xiāng)正遭水災(zāi),父母背井離鄉(xiāng),不知音信。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將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讓廚師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是四個炸透蒸熟并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詢問菜的含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tuán)圓。”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贊,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叫它‘四喜丸’吧。”從那以后,逢有結(jié)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