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低飛要下雨”是民間通俗的說法,有些人好奇蜻蜓去撲捉,結果被咬傷了手,那么蜻蜓咬人有毒嗎?蜻蜓為什么在水中產卵?蜻蜓為什么會低飛?這些問題你知道答案嗎,我們一起去尋找真相吧。
蜻蜓咬人有毒嗎?

1.蜻蜓不含毒素,更不會主動咬人。蜻蜓對大型哺乳動物是比較溫和的,只要不去主動攻擊,它就不會咬人。蜻蜓,別名點燈兒、螞螂,蜻科、蜓科動物,益蟲。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分布于浙江、四川、貴州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玉帶蜻僅分布于北京、江蘇和福建等地。
2.沒有毒。許多蜻蜓科擁有與學名相關的描述性俗名,包括鷹眼、瓣尾、棍尾等例子。其他與分類學和事實無關的眾多名稱傳統上一直用于蜻蜓,例如叮馬蜻蜓。在美國南方,蜻蜓亦稱為蛇醫,因為人們迷信,蜻蜓能讓生病的蛇恢復健康。蜻蜓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
蜻蜓為什么在水中產卵?
蜻蜓雖然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昆蟲,整日翱翔在空中,但它們的幼蟲卻要生活在水里,為了繁衍后代,它必須選擇在有水的地方產卵,受精卵要在水中才能孵化,于是蜻蜓用尾巴點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卵到了水中附著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蟲,幼蟲叫水蠆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后,便沿水生植物的枝條爬出水面,變成了展翅飛翔的蜻蜓。
蜻蜓為什么會低飛?
天氣的原因,在下雨前蜻蜓會低飛。要下雨時,空氣潮濕,飛蟲翅膀上附著很多水珠,飛不高。蜻蜓在這種時候捕食非常容易。另外,蜻蜓也是蟲子,翅膀上也會有水珠,跟氣壓有一定的關系。其次也是因為他要找時機點水產卵。許多蜻蜓沒有產卵器。它們在池塘上方盤旋,或沿小溪往返飛行,在飛行中將卵撒落水中;有的種類貼近水面飛行從而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