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那么一個草包,啥都不會,卻被稱之為“大明戰(zhàn)神”,他就是李景隆。那么李景隆和朱棣的關(guān)系?李景隆為什么投靠朱棣?李景隆為什么叫大明戰(zhàn)神?針對以上三種疑問,跟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李景隆和朱棣的關(guān)系?

1.李景隆是朱棣的外甥,李景隆,男,漢族,字九江,南直隸盱眙(今江蘇盱眙)人。明朝初期將領(lǐng),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顧盼偉然,雍容華貴。襲爵曹國公,奉旨出京練軍,授左軍都督同知、太子太傅。建文帝時期,參與削藩行動。靖難之役時,拜大將軍,征討燕王朱棣,先后在鄭村壩、白溝河兵敗失利,導(dǎo)致攻守形勢逆轉(zhuǎn),坐罪奪職,召回朝中。打開金川門迎接燕軍,致使南京失守。明成祖時期,授特進(jìn)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增加歲祿,列于群臣之首。永樂二年(1404年),受到連番彈劾,被削爵圈禁,至永樂末年方才去世。
2.李景隆和朱棣的關(guān)系是李景隆是朱棣的外甥。李景隆的父親是明朝開國大將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被朱元璋列為功臣榜第三,僅此于徐達(dá)和常遇春。所以李文忠和朱棣算是表兄弟,那李景隆就是朱棣的外甥,朱棣是李景隆的表叔。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號“永樂”。
李景隆為什么投靠朱棣?
原因很簡單,李景隆跟大臣不一樣,在他心里,老朱家這個江山,只要姓朱就行,皇帝是誰無所謂,感覺這江山不過就是自己一大家子的東西,權(quán)柄交給誰都是一樣的。朱允炆和朱棣的不同就是,前者成為皇帝后親情淡薄,后者還尚有親情。因此,老朱家爭皇帝,他則強(qiáng)而定,有了新皇帝,一個頭磕下去,照樣還是做官。
李景隆為什么叫大明戰(zhàn)神?
是一種戲稱,因為逢戰(zhàn)必敗,所以被諷刺為“大明戰(zhàn)神”。靖難之戰(zhàn)時,李允炆撤下大將耿炳文,命令李景隆擔(dān)任將軍帶兵與燕王抗敵。誰知李景隆為人自負(fù),毫不把老將放在眼里,不懂得用人,最終大敗而歸。李允炆過于信任李景隆,自以為其兵敗歸咎于將士不足,于是賦予其大軍令其再次上前線,誰知李景隆屢戰(zhàn)屢敗,最終降燕,失守南京。朱棣上位后,重用降臣李景隆,但最終由于群臣不滿,將其彈劾,軟禁在家中,連續(xù)十日不進(jìn)食還未能死,大致在永樂末年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