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對于這個十三陵很多人表示好奇,十三陵是誰的墓地?十三陵為什么沒有盜墓?十三陵為什么只開放三個?你想知道其中的答案嗎,快來一起看看吧。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1.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兩位太監。
2.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建造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長陵和定陵。長陵建成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志。
十三陵為什么沒有盜墓?
明十三陵不被盜,跟選址也有很大的關系,明十三陵的位置靠近北京城區,那里人口相對比較密集,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不會有人特別猖狂明目張膽的去盜墓。清軍入關以后,想要得到民眾的認可,就要好好處理前朝留下來的事情,中國一直是以孝道著稱的,挖人墳墓這種舉動勢必會招來全國上下的不滿。而為了籠絡人心,清朝不僅沒有對明朝的陵墓進行破壞,反而是好好的保護了起來。
十三陵為什么只開放三個?
原因:其他的陵寢由于距今的年代較遠,且都年久失修,很多都殘破不堪,連最基本的明樓,隆恩殿也都傾覆了,所以根本不具備開放參觀的條件,且交通不是很便利,在加上未開放的那些皇帝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很陌生,基本臉熟的幾個也都開放了,所以十三陵只開放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