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米飯是一種畬族的特色糯米飯,不像傳統的糯米飯都是白色,它就像黑米一樣完全為黑色,但是這是由于它被用烏飯樹葉子汁浸泡過,才會有這么烏黑油亮的光澤。那么烏米飯葉子是什么樹葉?烏米飯是哪里的特產?烏米飯是什么時候吃的?現在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揭秘吧!
烏米飯葉子是什么樹葉?

1、做烏米飯用的樹葉來自烏飯樹,又名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喬木,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及東南部。烏飯子是烏飯樹所結的果實,具有益腎固精、強筋明目、抗衰老、抗氧化、抗癌防癌、抗病毒抑菌,護眼、鎮咳等作用。烏飯樹漿果不僅含有糖、有機酸、脂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還含有17種氨基酸。
2、烏米飯葉子是烏樹葉。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子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后煮成。而且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蛋白質生物價高達2.60,營養價值極高,此外還含有18種礦物質元素和多種維生素。
烏米飯是哪里的特產?
烏米飯在唐朝年間就已經出現,至今在江蘇安徽一帶仍保持這一特色,目前主要在宜興、溧陽、金壇一帶。農歷四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烏飯節。民間傳說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了母親吃到飯,想辦法用南燭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于得以飽腹,老百姓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本草新編》記載:南燭葉為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的葉。
烏米飯是什么時候吃的?
烏米飯原為中國民間節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和安徽一帶每逢農歷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而有的地區在清明寒食節這天,有的在立夏。唐代時,道家人以信奉烏米飯是長生不老的養生飯,被稱之為養精飯,被道家人所追崇。 由于烏稔有防腐、開脾作用,將烏米飯用苧麻袋裝起來,掛于通風陰涼處,數日不餿。如果再加上豬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