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兒歌人人會唱,但你考慮過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出回答,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星星為什么一閃一閃的?星星為什么有的亮有的暗?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尋找答案吧。
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

1.天上到底有6980顆星星。早在2000多年前,天文學家就按照它們的亮度把星星排了隊,把那些最亮的稱為“1等星”,稍次的稱為“2等星”、“3等星”……人的肉眼能夠看見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實際上,在整個天空中,1等星只有20顆,2等星46顆,3等星134顆,4等星458顆,5等星1476顆,6等星4840顆。從1等星到6等星加起來,總共為6974顆,即使加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和太陽,也只不過6980顆。
2.天上的星星確實是無法計數的了。手宙中的實際恒星數的確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只要用望遠鏡看一下就可明白。望遠鏡中的星星比肉眼所見有成倍的增加,而且所用的望遠鏡越大,能見的星星越多。例如,一架不大的雙筒望遠鏡大約可見到7~8等星;用南京天文儀器廠制造的120(鏡頭直徑為120毫米)望遠鏡可見到14等星;而若用美國帕洛瑪山上的5米大望遠鏡,則可以看到21等星,即將近20億顆。
星星為什么一閃一閃的?
星星會閃爍,也是因為星光必須先穿過好幾公里的大氣層才能到達人眼,就好象我們從游泳池底觀看宇宙的情形一般。 地球的大氣層是動蕩不安的,氣流與渦流隨時都在形成、擾動、與消散之中。這些流變就像透鏡與棱鏡一樣,會讓星光的位置每秒種些微改變好幾次。但像月亮這么大的物體,這些偏移會平均掉(但若透過高倍望遠鏡,這些物體好象會閃閃發光)。反之,星星的距離要遠得多,形同點光源,所以星光快速地左右偏移,亮度就會跟著閃爍不定。至于看起來很亮的行星如火星、金星與木星,距離地球就要近得多,從望眼鏡看來也像是個可以測量的圓盤。盤沿產生的閃爍也同樣會平均掉,因此從這些星球發出的光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星星為什么有的亮有的暗?
決定人們觀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由于星星發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們之間距離的遠近。天文學家通常把星星發光的能力分為25個星等,發光能力最強的比發光能力最差的大約相差100億倍。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會亮。可是,即使發光能力相當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么它的亮度也許還不及比它的發光能力差幾萬倍的星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