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動物都是四條腿或者兩條腿,但你知道嗎,世界上還存在著五條腿、三條腿的動物,那么五條腿的動物是什么?三條腿的動物是什么?一條腿的動物是什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快和我一起去探索真相吧。
五條腿的動物是什么?

1..五條腿的動物只有海星。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現存種類1600種,化石種類300種,廣泛分布于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洋中。海星的體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只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2.五條腿的動物是海星,它們通常有五個腕,但也有四六個,體扁平,多呈星形。整個身體由許多鈣質骨板借結締組織結合而成,體表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附屬物。有的多達50條腕,在這些腕下側并排長有4列密密的管足。用管足既能捕獲獵物,又能讓自己攀附巖礁,大個的海星有好幾千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體下側中部,可與海星爬過的物體表面直接接觸。
三條腿的動物是什么?
三條腿的動物是鼎足魚。鼎足魚屬于動物界脊椎動物亞門,在2000米的深海,科學家發現了它,此魚長著三條腿,以三足鼎立的姿勢站在海里,于是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鼎足魚”。鼎足魚的三條“腿”,是一對胸鰭和一個尾鰭發展起來。這三條腿,細長堅韌,既是鼎足魚的運動器官,也是它的感覺器官。
一條腿的動物是什么?
夔(ku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動物。《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譯文: 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于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只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后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