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向孔內注入敵敵畏原液和柴油的混合液,并用濕泥堵塞孔口。在育苗圃,用有機磷農藥噴干防治幼齡幼蟲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通過調整林種結構防治該類害蟲,如不與桑樹混交等。楊樹樹干鉆蛀類害蟲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7-8月為危害盛期,

冬季樹體耐藥性較強,而害蟲棲息場所又較固定,便于徹底集中消滅。應加強冬季管護工作,清除枯枝落葉,中耕除草,進行樹干涂白。楊樹腐爛病癥狀。干腐型:主要發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處。發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漬病斑,略腫脹,皮層組織腐爛變軟,以手壓之有水滲出,后失水下陷,有時病部樹皮龜裂,甚至變為絲狀,病斑有明顯的黑褐色邊緣。
無固定形狀,病斑在粗皮樹種上表現不明顯。后期在病斑上長出許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條件適宜時,病斑擴展速度很快,縱向擴展比橫向擴展速度快。當病斑包圍樹干1周時,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層變暗褐色糟爛,纖維素互相分離如麻狀,易與木質部剝離,有時腐爛達木質部。
枯梢型:主要發生在苗木、幼樹及大樹枝條上。發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擴展,環繞1周后,上部枝條枯死。楊樹腐爛病防治措施。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應性強、抗寒、耐干旱、耐鹽堿、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種造林。改善立地條件,增強樹勢,同時防治其他病蟲害。以免腐爛病的大面積發生。
培育健壯苗木。苗木質量的好壞與腐爛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培養大苗、壯苗是預防腐爛病發生的關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選擇距造林地較近,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做苗圃,嚴格按技術要求加強管理,每年要澆足封凍水,起苗、運苗要盡量少傷根、莖。出圃前,做好分級、檢疫工作,同時用50%的退菌特粉劑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進行全株消毒,對帶有危害性病蟲和生長不良的苗木要及時銷毀,不能進入造林地。避免機械損傷,減少害蟲危害,特別是蛀干害蟲,對凍傷和蟲害要做到提前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