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子大街住的是皇室貴族。南池子大街明清時都是皇城內東南隅的街道。清代開始被稱為南長街,又稱東華門外南街,有內務府屬庫房、衙署。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皇家禁地,建筑規制,都是鑲了金邊的。

南池子大街位于故宮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東華門大街,與北池子大街相接;南至東長安街;東與緞庫胡同、菖蒲河沿、普渡寺西巷等胡同相交;西與飛龍橋胡同、大蘇州胡同、小蘇州胡同、銀絲胡同相交。三級街道。長792米,寬15米。在明清時,南池子都是禁地,平民百姓就別想進去了,因為這邊有東苑,即皇帝的御園;此外,還有皇家檔案館皇史宬。
這里主要居住者是當年的太監,據說這里的太監至少有六千多人,而皇家用的太監最多可達兩三萬人。這里重要景點有上文提到的皇史宬136號為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即皇史宬。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珍藏明、清實錄、圣訓、玉牒等重要典籍,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唯一遺憾的就是這里還未對外開放,但是壯美的建筑也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
此外,還有始建于明代的普渡寺,原名為皇城東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為攝政王多爾袞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擴建,后乾隆賜名普渡寺,這也是歷史上最后一次修建,距今已有247年。普渡寺建筑非常獨特:建在高臺之上,而且窗欞低矮。古建專家介紹,這樣典型的滿族風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這一處。
南池子原本是不通長安街的,民國初年于其南端皇城墻開辟三孔券門后,此街始于東長安街連通。南池子大街是北京市以傳統居住形態為主的歷史文化保護街區,老房子、街道胡同布局基本完好保存。你想逛逛老胡同,看看老北京的各式門樓、門匾、磚雕、門墩兒,這里都可以滿足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