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群的耳朵突發性失聰。歌迷們紛紛留言表示關心,祝愿他早日康復。但事實上,“突發性失聰”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疾病,它有多嚴重?能治愈嗎?該如何預防?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突發性失聰”就是我們常說的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這是一個聽力突然減弱或喪失的疾病,它跟中耳炎、外傷鼓膜穿孔引起的聽力損失完全不一樣,大多數人發病毫無征兆,可能你并沒有感冒,也沒有受傷,之前也沒有耳痛,可突然某天起床就發現自己某一只耳朵聽不見了!
突聾這個病近幾年發病率明顯上升。從日本的一組數據來看,1972年這個病的發病率為3.9人/10萬,1987年為14.2人/10萬,1993年為19.4人/10萬,2001年為27.5人/10萬;而德國的一組數據顯示,2004年發病率為20人/10萬,到2011年發病率猛增到160-400人/10萬。顯然,這個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國內還缺乏這種大樣本的流行病學數據,但是從我日常的門診感受來看,患突聾的病人的確越來越多。
吳克群生病后有報道稱“有段時間他經常失眠,只覺每天都很累,疑壓力過大所致……剛開始發現耳鳴時,誤以為只是耳屎太多,才導致聽不清聲音……”。疲勞、壓力大等因素會影響人體的正常免疫力,在高強度的工作中很多病都容易滋生,但是引起突聾的原因一般不單單只是疲勞、壓力大。
很遺憾的是,對于這個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機制目前醫學界都無法完全闡釋清楚,一般認為,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可能是這個病的主要病因,而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引起突聾的誘因。有人把突聾比喻成耳朵的“中風”似乎也有一定道理,眾所周知,腦部血管“中風”可能引起意識障礙、半身不遂,而這個“中風”發生在內耳血管,就可能出現突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