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今蘇南浙北為代表,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越文化是吳越文化的一支,中心是寧紹平原上的紹興和金衢盆地上的金華。

還記得“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典故嗎?你知道江東是什么地方嗎?你知道江東是屬于吳越文化嗎?你知道吳越是現在什么地方?本期的吳越文化帶你去了解吳越是現在什么地方?吳、越各不同。
吳越之地在先秦古籍當中不叫江南,叫江東。先秦的江南明確指的是以楚國為背景的長江以南,在今湖南、湖北南部一帶,所謂楚江南。而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幾乎呈現南北流向,故江之東為江東。中原人看今湖南一帶是江南,而看今江浙一帶是江東。乃至漢末三國時,吳人仍然稱自己為江東人、江東子弟,不稱自己為江南人。
然而時過境遷,先秦時代的“江南”如今被稱為“江湘”、“江漢”,而先秦的“江東”則被稱為“江南”。這個“江南”不單單是地域上的長江之南,還必須有鮮明的文化特征。長江與錢塘江(浙江)組成的“江浙”則是小江南、狹義江南,或可直接代表“江南”一詞。當江東改稱江南,文化經濟意義上的“江南”越來越明確地“轉指”傳統的吳、三吳、吳越地區。
吳越是百越的一支。指現在的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一帶的地區。吳越一名來自于春秋吳國、越國的國名,各取一字。因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一方的吳越國,自此“吳越”一名便以用來指代吳越國疆域所包括的該些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