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三局最好。各局實力排名是:中建三、中建八局、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七局、中建六局。

第一層: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三局和八局多年來的營業(yè)收入一直遙遙領先與其他六個局,兩者同年邁入千億營收企業(yè),且每年的增長幅度幾乎持平。2017年我們分析時發(fā)現(xiàn)中建三局還是略微高于中建八局的,沒想到才過了2年,八局就已經(jīng)超過了三局。
第二層:中建一局和中建二局。一局和二局這三年的平均營收分別為952億元和1142億元,處于千億企業(yè)層。
第三層:中建四局、中建五局和中建。四局、五局和七局這三年的平均營收大致都在七八百億元左右,處于近千億企業(yè)層。
第四層:中建六局。六局的營業(yè)收入不論是近3年的增長態(tài)勢或是當前的體量,在八者當中都處于較弱狀態(tài),而且與第一層和第二層級的企業(yè)差距相當巨大。
中建八局的歷史,在部隊時期,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66年下半年至1973年上半年,這是部隊創(chuàng)立階段,主要在陜西、甘肅、四川等省,參加國家“三線”建設,建成了一批國防工程和軍事工業(yè)工程;第二階段為1973年下半年至1978年上半年,這是集中會戰(zhàn)階段,主要是會師遼寧省遼陽市,參加國家重點工程——遼陽石油化學纖維廠的建設,實行大兵團作戰(zhàn);第三階段為1978年下半年至1983年8月,這是分散施工階段,揮師南下,以大隊(團)為單位,獨立執(zhí)行施工任務。
中建各局實力排中建三局、中建八中建、中建二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七局、中建六局。中國建筑的八個工程局都擁有幾十年的發(fā)展歷史,主要是由原國家建設工程部等部委所屬工程單位和原軍隊所屬單位發(fā)展而來。中建一局、中建二局,總部都設在北京,中建三局總部設在武漢,中建四局總部設在廣州,中建五局總部設在長沙,中建六局總部設在天津,中建七局總部設在鄭州,中建八局總部設在上海。
中建三局,連續(xù)多年評為中國建筑企業(yè)百強第一,2019年前三個月,中建三局光承接10億以上的大項目就有23個,合同額400.55億元,占國內(nèi)建造合同額的47.23%,也就是說,10億以上的大項目,已近接近中建三局訂單規(guī)模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