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這詩中,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詠柳》的句用兩個新美的比喻,描繪春柳的生氣勃勃,綠意盎然;詩的后兩句更把春風(fēng)比喻成為剪刀,將無形的春風(fēng)比喻成為有形的剪刀,不僅形象生動,還讓詩飽含韻味。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詠柳》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fēng),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詠柳》詩歌鑒賞:《詠柳》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jīng)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顏色有關(guān),“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fā)、互為補充的。
《詠柳》第三句由“綠絲絳”繼續(xù)聯(lián)想,這兩句把比喻和設(shè)問結(jié)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fēng)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
前兩句喻法把柳樹的顏色、神態(tài)生描述出來;后兩句想象尤其新鮮奇妙,以擬人的手法,故意設(shè)問,點出本詩的中心:是春天的到來,才讓大地如此美麗。“剪刀”一詞把綴滿枝條的尖尖細葉具體形象地寫出來,這是本詩的點睛之筆。此詩清新宜人,讀來如沐春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