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反應了全人類都有貪婪、虛偽的人性,我們很難改變世界,只能去改變自己,達到所追求的目標。《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之前做春節檔前瞻的時候,《流浪地球》是一部并不被看好的作品,但在短短幾天內,便沖刺春節賀歲檔電影票房榜首。而特邀演員——吳京,則讓人想起了被《戰狼2》支配的時期。其熱度可稱為國民級別,貓眼給出的最終票房預測是50億,有望打破《戰狼2》的票房紀錄。
然而,這樣一部電影,卻面臨著窘況。豆瓣是戰火的集中地,《流浪地球》剛出分的時候豆瓣評分8.4分,現已降為7.9分,一星差評甚至達到,部分網民聲稱,有用戶收錢后將對該影片的高分評價改成低分。而豆瓣電影12日下午回應:經查,并不存在傳言中“高贊好評被收買改為差評”的情況。
豆瓣電影工程師統計了目前《流浪地球》的前500個熱評(高贊評論),僅有4位用戶有過跨分數(非相鄰分數)修改評分的行為:2人由三星修改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為三星;1人由二星修改為五星;另外,昨天有一位用戶將《流浪地球》的四星打分改成一星,后來該用戶刪除了評分。但這些不過是表象,極端言論愈發增多,為此,粉絲與反對者展開唇槍舌戰。
本片拍攝請了四位院士進行技術指導,但由于劇情本身設定,導致很多情景仍然不符合理論(如彈射地球),劉慈欣本人也承認科學設定本身不太嚴格。但借用NathanRich的一句話:“你去看這類電影,就要準備好接受他們給你的任何前提,因為這是一部流行大片類型的電影。”
誠然,《流浪地球》不夠完美,但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吳孟達開始甚至不相信是中國人自己寫的。至此,可以說,中國科幻有了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思想。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為《流浪地球》寫下這樣的話:“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順利,祝福中國的科幻電影之旅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