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類太破壞地球了,所以《流浪地球》的太陽毀滅了,這部影片滿足了中國觀眾對太空未知領域的探索中,屬于中國那部分的科學幻想。地球總壽命90億年,而他已在太陽的注視下,在浩瀚而沒有生機的銀河系中,孤獨地存在了46年。換成人類的壽命,已過了“五十而知天命”。

人活五十,過了大半輩子,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地球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規(guī)律。誰會造成地球的死亡?不是有些人類號稱所謂能毀滅地球數(shù)百次的核武器,那只不過傷害到地球的表層。真正能滅亡地球,是地球的母親太陽。科學家早有預斷,28億年后,太陽成為紅巨星,氣溫急驟升高,那將是地球的末日。不過你放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看到地球被曾經恩澤過我們的太陽紅巨星吞噬,因為在18億年后,地球上就已沒有人類活動了。
但在文學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突破自己想象的極限,人類怎么辦?距離太陽變成可怕的紅巨星,只剩下100年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活下去,是任何動物的本能,人類也不例外。地球上有70億人口,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飛船載著人類逃離地球。最好的辦法,是讓地球逃離太陽系。
影片中的這個構想,暗含著一種博大的情懷——不拋棄每一個人,無論他貧或富,他偉大或卑微每個人都是地球的主人。如果只是某幾個人逃離地球,那影片的格局和情懷就要下降很多。
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決定實行一個計劃——流浪地球。通過在地球上安裝大量的發(fā)動機,產生出動力,推動地球離開最終將變成一片火海的太陽系。地球,在中國人的文學世界里,第一次變得如此重要。幾千年來,人們更關注的是人的自身,修身養(yǎng)性,格物致知,破山中賊易、除心中賊難。過于注重人類的精神存在,而忽略了客觀的自然存在,這是古老國家逐漸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禁錮幾千年來的思維圍墻被推倒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相比于宇宙,銀河系何其渺小;相比于銀河系,太陽系何其渺小;相比于太陽系,地球何其渺小;相比于地球,我們每個人又何其渺小。即使70億人不分彼此地站在一起,地球依然主宰我們命運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