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是由于太陽與你所在的水平位置成一特殊角度時,光線在穿過大氣層時被折射至以某一角度穿過云層并被云里的小水滴發生色散,變成七種色光,但只有紅光和黃光的穿透性最好所以會看到紅黃交映的火燒云。

火燒云是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赤色云霞。火燒云屬于低云類,是大氣變化的現象之一。它常出現在夏季,特別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發旺盛,大氣中上升氣流的作用較大,使火燒云的形狀千變萬化。火燒云的色彩一般是紅彤彤的。火燒云的出現,預示著天氣暖熱、雨量豐沛、生物生長繁茂、蓬勃的時期即將到來了。
一般日出時出現在東方天空,日落時出現在西面天邊。日出前后出現火燒云,說明大氣中的水汽已經很多,而且云層已經從西方開始侵入本地區,預示天氣將要轉雨的征兆。傍晚出現火燒云,表示在我們西邊的上游地區天氣已經轉晴或云層已經裂開,陽光才能透過來造成晚霞,預示籠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將東移,天氣就要轉晴。民間流傳的諺語“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就是說,火燒云如果出現在早晨,天氣可能會變壞;出現在傍晚,第二天準是個好天氣。
而在清晨或者傍晚有云的時候,太陽光穿過的空氣層要比中午的時候厚一些,其中的黃、綠、青、藍、紫幾種光,在空氣里“行走”沒有多遠就筋疲力盡了,只有紅、橙色光可以穿過空氣層探出頭來,將天邊“染”成紅色,這就形成了火燒云。
那么,太陽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混合成的。在這幾種光中,紅光穿過空氣層的本領最大,橙、黃、綠光次之,青、藍、紫光最差。天氣晴朗的時候,懸在空中的雨滴少,紅、橙、黃、綠幾種色光幾乎全部通過,只把青、藍、紫三種色光攔住,而這幾種光中,又數藍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個天空“染”成了藍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