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廁所鏡頭非常恐怖。排名第一的自然要屬《熔爐》了,當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真的可以用恐懼后怕已經驚悚來形容吧,尤其是小女孩為了躲開校長跑進廁所結果一抬頭看到校長沖著她微笑的那一幕,到現在想起來都心有余悸,這一幕就好像是后來看《唐人街探案1》里頭最后張子楓飾演的那個小女孩的微笑一樣,真真是嚇的人魂都沒了。

當然除了這個緣故,更重要的是在于《熔爐》這個故事本身是真實的,它太現實殘忍,現實到讓人沒有辦法再去回顧第二遍,每每只要一想起我們現實生活里生活著這樣一群惡魔的時候,內心就不由自如地產生恐懼。
寫到這里的時候突然開了一個腦洞,或許中國也可以以滴滴女孩遇害等現實背景為素材創作一部這樣的電影出現,因為當年的《熔爐》拍出來之后造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直接促進了韓國立法的完善與改革,在兒童性侵保護方面的立法國家有了更大的重視。
所以一直在想中國是不是也缺少這樣幾部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當年的《親愛的》和今年的《我不是藥神》,真的覺得就特別好,電影能夠推動一個國家立法的修改和完善真的是一件非常讓人欣慰的事情,畢竟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文化推動社會政治的發展。
我還記得在《素媛》這個電影罪犯原型出獄的那一天,我寫了一篇關于《素媛》的影評,題目叫做《你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能扭曲如蛆蟲》。然而很現實的是,當年的這篇文章直接被網站打了回來,說是文章內容不適合收錄,至今也沒能想明白當年的那篇影評到底涉及到了什么敏感詞,讓僅僅只是一篇影評的文章都無法過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