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原句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出自李煜的《浪淘沙·懷舊》。意思是就像水自長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結,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階下囚的遭遇就象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天上人間”暗指今昔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

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表達了他對故國、家園和往日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反映出詞人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的凄涼心境。上闋兩句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夢里暫時忘卻了俘虜的身份,貪戀著片刻的歡愉。
但美夢易醒,簾外潺潺春雨、陣陣春寒驚醒了美夢,使詞人重又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里夢外的巨大反差其實也是今昔兩種生活的對比,是作為一國之君和階下之囚的對比。寫夢中之“歡”,誰知夢中越歡,夢醒越苦;不著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見。李清照在《聲聲慢》中這樣寫“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愁情畢現。“簾外雨潺潺”,這雨似乎更是詞人心間下起的淚雨;“春意闌珊”,春光無限好,可是已經衰殘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難返;“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凄涼孤冷的內心世界。李煜《菩薩蠻》詞有句:“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所寫情事與此差同,但此處表達情感更顯委婉含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