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產階級這個詞,很多人認為它是時尚的“同義詞”,但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中產階級是什么。事實上,按照定義,中產階級是一個群體,一般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體力勞動,靠工資為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家庭消費能力。那么年薪多少算中產階級呢?

根據2019年新白皮書,一線城市新增中產階級家庭資產中位數為483萬元,負債112萬元,凈資產371萬元。除中位數數據外,平均資產規模達到625萬元,其中一項資產的平均售價可能達到532萬元。
二線城市資產中位數345萬元,房地產均價163萬元,三四線城市資產中位數273萬元,房地產均價約82萬元。當然,這些數據只能作為參考。對大多數居民來說,這樣的數字很難達到。
雖然近年來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能超過1萬美元的高位。但只有少數人能真正達到中產階級的水平。畢竟,大多數有點錢的家庭都用自己的錢買房了,只有一小部分錢能省下來。
如果非要為中產階級設定一個門檻,根據《2019年新中產階級家庭消費與理財報告》,如果年收入超過20萬,就已經可以稱之為新中產階級家庭。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口人,每人平均年收入需要在6萬以上。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是中產階級,這并不難實現。
但按照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00元。這樣的數字離6萬還很遠,還有一定的差距。許多家庭很難達到這個標準。真正能達到這一標準的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于工作穩定的家庭成員,有望實現年薪6萬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