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認識五線譜的組成,顧名思義,五線譜首先由五根橫線組成,五根橫線中間夾著四個空格,稱之為“間”。五線譜之上的短橫線,稱之為“加線”。五線譜識譜的基本規律是每遞增一個音就向上挪一個位置。意思是比如豆芽菜在最低一根橫線上的音是“mi”,向上的空格就代表“fa”,再向上的橫線代表“sol”,依次向上為“la”“si”。然后是高八度的“do”“re”“mi”“fa”。

學習五線譜其次要明白低音譜號和高音譜號的區別,因為在五線譜中,高低音譜號之后的“豆芽菜”分別代表不同的音。先來講高音譜號的幾個音區。因為小編學習的是鋼琴,就以鋼琴為例為大家講解。鋼琴上以中央C為界,高音譜號之后的“豆芽菜”基本在中央C的右邊。低音譜號之后的“豆芽菜”基本在中央C左邊。
以中央C開始為大家講高音譜號的四個音區,首先是小字一組:C,D,E,F,G,A,B.分別是“do”,“re”,“mi”,“fa”,“sol”,“la”,“si”。“豆芽菜”的位置。小字三組比小字二組高一個八度,這個組的所有音符都是用“加線”。因為這個組的音已經很高了。從“do”到“la”正常使用加線,“si”這個音使用高八度的表示方法(下一步講解這個方法)。
最后一個是小字四組,這個音區的所有音符都使用高八度的表示方法。意思就是,這個音區的音符“do”在五線譜上的起始位置和小字三組一樣。在添加一個高八度音符,高八度音符和小字四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