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山沒有野人,它是位于緬甸最北部,是一片還未開發過的原始森林,野人山的名字由來和它本身的環境有很大關系,就連當地人,都將野人山比作為“魔鬼居住的地方”,可見野人山的環境有多惡劣!

1941年,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日本為了支援太平洋戰爭并擺脫中國戰爭,就派遣重兵席卷了整個東南亞。而當時緬甸又是美國向中國輸送戰略物資的交通要道,由于美英兩國無法阻擋日軍,便請求中國出兵參戰。
1942年1月,由杜聿明帶領的中國遠征軍進駐緬甸,不久之后,由戴安瀾指揮的200師一級第5軍96師,新22師相繼而至。然而,就在他們到達緬甸后,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非常艱巨的問題,即“翻越野人山”。當時正好是盛夏時節,野人山正逢雨季,而這場雨季也成為了中國遠征軍最致命的敵人。由于連天大雨,加上炎熱的氣候,茂密的叢林顯得十分悶熱。
而這樣的氣候,卻使得一些叢林中的危險動物十分活躍,例如螞蟥、蚊蟲等等,就算戰士們腿綁得密不透風,螞蟥也會從手臂脖子鉆進來,而蚊蟲更是無孔不入,就這樣,部隊中的戰士很快就患上了各種疾病,像回歸熱、瘧疾、破傷風、敗血癥等等。隨行的40名女衛生員根本忙不過來。
一天24小時,就有22小時在救治傷員,在長時間的勞累下,女衛生員一個接一個倒下,遠征軍戰士雖然很累,但是他們卻不敢停留,因為在這個野人山中,除了有蚊蟲的襲擊,還有各種猛獸和“居住在野人山的克欽人”,克欽人常年生活在野人山中,對他們而言,但凡是進入他們家園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
一到半夜,這些人就會3、5成群,搶奪遠征軍的糧食和衣物和人,當一批又一批的遠征軍走過野人山后,整個部隊將近損失了3萬人。而隨軍的女衛生員也從之前的40人,到最后就只剩下4人。
抵達目的地后的遠征軍,又要面對窮兇極惡的敵軍,但即便如此,遠征軍戰士們還是沒有放棄。1945年3月30日,中國遠征軍在歷時3年的戰爭下,終于和英軍勝利會師,中國遠征軍凱旋回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