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迪Q7的官方指導價為:698-948萬元,現在經銷商的優惠力度巨大,普遍都接近20個點,真實的裸車價大約是56-80萬左右;反觀卡宴,起步售價為98萬,優惠是沒有的了,而且保時捷本來就是一個以選裝聞名的品牌,齋車基本是不可能提到;再者,你也不可能忍受一臺落地過百萬的車,連一個無鑰匙進入都沒有吧。可以這么說,能夠在卡宴的選配單里,選裝少于20萬的,都是自制力挺強的人了。
2、這樣算下來,在相近動力、相近配置的情況下,卡宴的落地價格將近高出50%,這可是數十萬級別的差距啊,這樣的差價,我真的想不到兩者能有什么可比性。我覺得假如你真要考慮買一臺Q7的時候,倒可以想一想保時捷Macan,Macan的官方基礎價格是580-1080萬,按照保時捷的尿性和消費一臺保時捷的正確態度,在原有基礎上選配10多萬,最終價格反而和現在奧迪Q7的真實售價更加接近。要是奧迪Q7和Macan較起勁來,除了品牌和駕駛方面的優勢之外,Q7還真著壓倒性的優勢,畢竟車型級別擺在那兒,各方面的標準都會更高。

3、差異的話首先是品牌,在大眾集團里品牌眾多,除了按照價格去劃分高低之外,不同品牌之間的性格也是有所差異;奧迪主打科技和豪華,保時捷主打運動和性能,性格更突出的還有蘭博基尼,而賓利就走奢華路線。這些品牌的調性并不完全是一個遞進的關系,是存在并列關系的。當你選擇不同品牌的時候,除了討論品牌的高低之外,也要考慮它們的調性是否是你所想要的。另外,消費越高端的品牌,就必須接受產品功能性價比越低的事實。
4、不僅如此,技術共享和后期升級在平臺化后上更加容易實現。原本在奧迪Q7的定價范圍內無法使用的技術或者零部件,在平臺化的背景下可以實現了共享。日后的新技術更迭,比如自動駕駛等,也會由于端口相同或者相近,更加容易下放到價格更低的車型上。
5、就以卡宴為例,上一代卡宴開起來就像是一臺跑車,方向很重,底盤很緊,假如你以舒適取向的話,上一代卡宴絕對是不入流的選擇,雖然這一代有了很明顯的改善,開起來輕松多了,但畢竟保時捷的跑車基因在那兒,怎么也不可能造一臺砸自己招牌的車吧,而且嚴重的同質化,無論是對保時捷還是奧迪而然,都百害而無一利。
6、而這一代Q7的駕控感受就是平衡,所有的設定都非常輕巧,完全沒有這個級別的笨重,開起來不會覺得是一臺這么大尺寸的SUV,反饋都是奧迪一直秉承“剛剛好”。這種“人畜無害”的“中規中矩”,很難會有人抗拒吧。假如從易于駕駛、輕松舒適這一維度的話,我還是更加偏向于Q7。
7、最后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在奧迪Q7和卡宴之間選擇?我覺得在巨大的差價面前,兩者真的沒有什么可比性;但硬是要放在一起的話,奧迪Q7更適合一個普羅大眾去消費的豪華品牌SUV,它更低調、更接地氣;保時捷卡宴更適合追求品牌,并且以操控為樂的人去消費。
8、首先動力方面,哪怕同樣0L排量,奧迪的機械增壓和保時捷的渦輪增壓,馬力上差不多。官方的0~100km/h加速時間也差不多。主要的差異其實基本體現在駕駛感受的細微差別上。相對保時捷卡宴的渦輪增壓,奧迪Q7的機械增壓會在剛起步的時候減小渦輪遲滯帶來的弊端,動力輸出更直接一點——當然都是大排量了,底氣都是很足的,這種“直接”的差異感不會很明顯。
9、至于0L渦輪增壓嘛,奧迪Q7獨占。252匹馬力/370Nm的數據還是足夠應對日常出行。百公里加速1秒,比很多中型SUV都快了。只不過通常買45TFSI版本的,大概也就不(沒)會(錢)考慮卡宴了吧。
10、配置方面其實沒什么可說的。雖然奧迪Q7也有不少選裝件,但和保時捷卡宴那種選配菜單堪比車主手冊的程度相比,還是“毛毛雨”了。關鍵按照上面說的,奧迪Q7高配車型和卡宴0T對比,那么配置上的差距其實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