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紅”是專門懲罰后宮妃嬪的,就是用一塊厚重的木板杖打犯人腰部以下的位置,直到受刑人腰部以下血流不止,一片鮮紅,這也是“一丈紅”名字的由來。從懲罰的程度來說比起滿清十大酷刑已經(jīng)算輕的了。有人說夏常在完全可以等傷好之后,東山再起,從頭來過。然而“一丈紅”的懲戒不僅是在肉體上的,更多是在心靈上的。

對于后宮中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妃嬪來說已經(jīng)是十分殘忍了,先不說木板杖打之下皮開肉綻的慘痛,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住。打至流血的后果往往就是很多人落下殘疾,即便沒有殘疾的,下身也可能被打壞而喪失生育能力,這對于需要靠皇帝恩寵存活的后宮,需要靠繁衍皇家子嗣獲取地位的妃嬪來說之后已經(jīng)是不可能再有未來了。

更有說法是古代為了加大懲罰力度,實際受刑者一般都是要脫光衣服的,這對于把名節(jié)看得無比重要的古代女子來說,即便是沒有殘廢,也是無臉見人,羞赧而死,對內(nèi)心的摧殘是大過肉體的。另外,后宮之中能夠賜此重刑的,除了皇帝,也就是太后、皇后等地位極高的人物了,得罪這些人物,自然是墻倒沖人推,也就意味了后宮之中再沒有她的位置了,是很難再有翻身機會的。

所以對于那些“一丈紅”處罰的妃嬪來說,肉體上的痛苦是可以忍的,但是一旦獲刑之后,就意味著被拋棄,意味著妃嬪生涯的結(jié)束,同時還有忍受裸體挨打的羞辱,以及他人的嘲諷,可謂在聽到這一刑法的時候已經(jīng)是心灰意冷了。所以即便沒有死在處罰的當時,之后不是一輩子活在冷宮,也是抑郁而終。

一丈紅雖然名字很好聽,但是其實真的相當殘忍。一丈紅的行刑方式和打板子有一點相似,但是手段更加殘忍。打板子主要是打人體肉比較多的屁股,雖然很痛但是至少養(yǎng)養(yǎng)基本可以痊愈。但是一丈紅則是針對女犯腰部以下的位置,主要就是大腿。

執(zhí)行的工具是一個大約2寸厚(6厘米左右),長166厘米的打板子,用力的擊打女犯腰部的位置。直到將人打的筋骨皆斷,血肉模糊才能停止。這個時候遠遠看上去,受刑的犯人腰部以下鮮紅一片,就取名一丈紅。行刑用的這個板子,用力打下去基本沒人能夠受得了,衙門中使用的殺威棒,也是這種板子。

不過一丈紅雖然殘忍,但是后宮里面,折磨人的手段有很多。比這種刑罰更殘忍的比比皆是,比如騎木驢,鐵裙之刑。相比較那些殘忍的摧殘女子下體的刑罰,一丈紅可能還算比較輕的一種了。不過就算一丈紅比鐵裙之刑,騎木驢等好一點,但是也要受到極大的皮肉之苦,最后還要落下終生殘疾。在以年輕美貌作為資本的后宮,一旦成了殘疾,基本上就逃脫不了老死冷宮的結(jié)局。后宮之中的爾虞我詐,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