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紅是沒有毒的,看過《甄嬛傳》的人一定對華妃“賞給”夏常在的“一丈紅”記憶深刻,可以說是整個宮斗開始的下馬威。“一丈紅”是專門懲罰后宮妃嬪的,劇中也介紹了,就是用一塊厚重的木板杖打犯人腰部以下的位置,直到受刑人腰部以下血就不止,一片鮮紅,這也是“一丈紅”名字的由來。從懲罰的程度來說比起滿清十大酷刑已經算輕的了。有人說夏常在完全可以等傷好之后,東山再起,從頭來過。然而“一丈紅”的懲戒不僅是在肉體上的,更多是在心靈上的。

對于后宮中養尊處優的妃嬪來說已經是十分殘忍了,先不說木板杖打之下皮開肉綻的慘痛,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住。打至流血的后果往往就是很多人落下殘疾,即便沒有殘疾的,下身也可能被打壞而喪失生育能力,這對于需要靠皇帝恩寵存活的后宮,需要靠繁衍皇家子嗣獲取地位的妃嬪來說之后已經是不可能再有未來了。

更有說法是古代為了加大懲罰力度,實際受刑者一般都是要脫光衣服的,這對于把名節看得無比重要的古代女子來說,即便是沒有殘廢,也是無臉見人,羞赧而死,對內心的摧殘是大過肉體的。

另外,后宮之中能夠賜此重刑的,除了皇帝,也就是太后、皇后等地位極高的人物了,得罪這些人物,自然是墻倒沖人推,也就意味了后宮之中再沒有她的位置了,是很難再有翻身機會的。

所以對于那些“一丈紅”處罰的妃嬪來說,肉體上的痛苦是可以忍的,但是一旦獲刑之后,就意味著被拋棄,意味著妃嬪生涯的結束,同時還有忍受裸體挨打的羞辱,以及他人的嘲諷,可謂在聽到這一刑法的時候已經是心灰意冷了。所以即便沒有死在處罰的當時,之后不是一輩子活在冷宮,也是抑郁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