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象是不能越子的,只能走斜線,直接攻擊可以達到的棋格或者是棋子,國際象棋中的象是直接行進的,十分直觀。國際象棋中的象是走斜線的,就是斜飛的,路線就像“X”形,行走的格子數量是不受限制的,象的走法和吃法一樣,每個象棋每方都會有兩個象,分別在白格和黑格,白格的象只能在白格行走,黑格的象只能在黑格行走。

兵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不能側走、不能斜走,每次走的時候第一步可以走一格或者是兩格,第二步開始一次一格,可以直走斜吃,如果兵的斜前方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斜進一格然后將其吃掉。馬走法是走兩格拐一格,就是大寫的英文字母“L”,馬可以越子,也可以后退。
王可以橫、豎、斜行走,路線就像個“米”字,每次只能走一格,走法和吃法相同,不能越子,可以后退。車走的時候是橫沖直撞的,橫、豎都可以走,行走的格子數量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不能越子。在歷史上,許多對人類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偉人——革命導師、作家、科學家、學者和藝術家,都是國際象棋的愛好者。馬克思、恩格斯和李卜克內西深夜下棋的故事,早已廣為流傳。列寧還是一個高明的棋手,是革命同志中間的特級大師。
他能不看棋盤同時下三副棋,法國的著名學者、哲學家盧騷、俄羅斯畫家列賓、在電學上有巨大貢獻的富蘭克林、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居里夫人、元素周期表的發明者門捷列夫……等等歷史名人,都是國際象棋的愛好者。就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手稿的最后一頁,人們驚奇地發現其背面有作者用鉛筆記下的一個國際象棋殘局。這是偉大的科學家和國際象棋之間的一則佳話。
國際象棋不僅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它也是人類智慧的磨刀石。它能鍛煉人們的邏輯思維,培養人們分析推理、判斷計劃、精確計算的能力。所以許多國家的教育學家們,建議在中學開設國際象棋這一門課程。事實上,已有許多國家這樣做了。有的把它列為必修課,有的把它列為選修課。蘇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甚至認為:不借助于國際象棋,難以充分開發孩子們和智能天賦和記憶力。而他的這一觀點已越來越廣泛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蘇聯勃良斯克市一所中學在開設國際象棋課程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而且遵守紀律的風氣也蔚然形成。烏克蘭共和國某市一所中學的教師們普遍反應,開設了國際象棋課程后,學生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都增強了,特別是外語和數學兩門學科的成績提高得更快。實踐證明,國際象棋能促進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有人把它的作用歸納為十六個字:增進智力,培養意志,調劑身心,交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