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名提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魔禮海,掌碧玉瑟琶一面,職調;南方增長天王,名毗流馱迦,居須彌山腰南,琉璃為地,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須彌山腰西,白銀為地,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居須彌山腰北,水晶為地,魔禮紅,管混元珍珠傘一把,職雨。指的是同一人,托塔天王,姓李,名靖,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將,唐太宗時任兵部尚書,因為他戰功顯赫,故死后封為「衛國公」,又因死后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為其建廟供奉,于是到晚唐時候,李靖漸漸被神化了。
托塔天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傳入中國之后受到中國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征: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征,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門安置經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圓寂后火化的遺留物)的地方。唐僧經常訓誡悟空說的“救人一命,生造七級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在中國的佛門中,北方的多聞天王,就是「托塔李天王」的前身。佛教中四位護法天神的合稱,俗稱“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名提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魔禮海,掌碧玉瑟琶一面,職調;
名字了
四大天王是梵語意譯過來的一個詞,指“金中最剛”,有能摧毀一切的意思。真正的四大天王來源于佛教故事。佛經上說四大天王就在須彌山山腰,那里聳立著健陀羅山,山有四峰,四寶所成,冬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四大天王各居一山。四大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所以四大天王又稱“護士四大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