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秦漢時期---朝鮮半島“三韓”時期(馬韓、和弁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中國的魏晉秦漢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前期---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

1、朝鮮三國時代()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遼東和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高句麗(注:不同于高麗)、百濟、新羅。7世紀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開啟了統一新羅時代。朝鮮半島三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代的不同,它不是由一個國家分裂而形成而是三國不同發展而形成的,最后也未統一到同一個國家。“三國時代”一詞存在爭議,高句麗歷史應該歸屬中國。
2、唐朝前期至五代十國中期---朝鮮半島屬于新羅時期新羅(韓語:,英語: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國家之一,其母體為三韓之中的辰韓,首都位于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五代十國后期至明朝前期---朝鮮半島屬于高麗時期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并新羅,936年滅后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
3、從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期---朝鮮半島屬于李氏朝鮮,朝鮮王朝(朝鮮語:,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后一個統一封建王朝。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的首都初在高麗王朝的故都開京(今開城;又稱松都),1395年定都于漢城(今首爾)。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后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后最終定都漢城。經過對北方的開拓,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大致相當于當今朝鮮和韓國的總和,北方以鴨綠江和圖們江同中國為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