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個。

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100萬人的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6個;超過10萬人不到100萬人的有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9個;超過1萬人不到10萬人的有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蒙古族、德昂族、滿族8個;超過6000人不到1萬人的有水族、獨龍族2個。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方言,兼通漢語、傣語等其他民族的語言或方言,無本民族文字,使用漢字。昌族人口約4萬,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潞西和保山地區的龍陵等縣。
怒族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信奉原始宗教,認為萬物有靈,凡舉風、雨、日、月、星、辰、山、林、樹、石等都是崇拜的對象。怒族自然崇拜有鬼靈和神靈兩類。怒族人口約3.7萬,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區,早期由居住在福貢、貢山的土著與唐代“廬鹿蠻”的一部分發展而來。
德昂族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德昂族是中緬交界地區的山地少數民族,民族語言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分為“布雷”、“汝買”、“若進”三種方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