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蚊屬生活史從18天至數周不等,庫蚊屬生活史10~14天,冷時可能長些,伊蚊屬生活史可短到僅10天,氣候涼時可長達數月。壽命依種類而迥異。蚊似乎為寄主的濕氣、乳酸、二氧化碳、體熱及運動所吸引。蚊似乎靠嗅覺發現宿主。蚊的叫聲是翅的快速扇動引起;雌蚊扇動頻率較低,以此可被雄性識別。繁殖習性多樣。防治方法包括消除孳生地,水上噴灑油層以阻塞孑孓的呼吸管,以及藥殺孑孓。室內可用合成有機殺蟲藥消滅成蚊。

雄性在羽化后24小時內完成交配姿勢的轉換,開始尋找雌性繁殖下一代。通常一次交配只需要10~25秒。雄性不需要吸血,可以用花蜜、果汁養活自己!雌性蚊子后半生的工作比雄性蚊子辛苦得多,她們一生交配一次后,開始忙碌地尋找血液源。是的。真正惹我們生氣的是雌性蚊子。她們需要吸入血液產卵。更具體地說,需要血液中的大量蛋白質和鐵質。
蚊子產卵需要血液中的蛋白質和鐵質,母蚊子每次吸入我們的血液大約2~5毫克,然后消化需要1~2天。然后開始產卵,再重復一次這個過程。如果中途不被我們殺死,母蚊子一生重復這個過程3~7次。
當然蚊子也不是故意想死的。主要是發出“嗡嗡聲”來尋找配偶。雄性可以利用觸角接收雌性嗡嗡聲,進行交配。“嗡嗡聲”還有一個用途。蚊子吸血其實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所以,需要比較安全的環境。嗡嗡聲有助于測試他們接近物體是否比較安全。嗡嗡聲招致攻擊時,他們聰明地再找一個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