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個民族歸屬有爭議的族群,不屬于中國的56個少數民族名單之中。中國相關主體把穿青人歸類為漢族的分支,定義為未識別民族。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的偏遠山區里,也有一些住在縣城。目前人口有67萬左右,是中國人數最多的未識別民族。大部分穿青人自認為是一個獨立于漢族的民族,但并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

目前穿青人的起源仍然有土著說和漢族分支說兩種,很多學者認為穿青人是明代朱元璋派傅有德和沐英討伐云南后駐留貴州墾戍的軍人后代。從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開始,穿青人就開始就自己的民族歸屬而努力,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而且他們的民俗與傳統也確實與漢族有別。
現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畢節市、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個市(州)所屬的二十多個縣(市、區)。此外云南鎮雄一帶也有人自稱是穿青人,可惜的是如今他們身份證上的民族欄標注的大都是白族,云南省境內的官方數據已無穿青人這一待定民族。
穿青人主要居住在貴州烏江上游,數量約為67萬,而在織金的穿青人就有20多萬人,穿青人的村寨大多分布在離城中心比較遠的山村地帶和平壩地區。在我國的56個民族中,并沒有“穿青人”這一民族,這也讓“穿青人”在填寫民族身份的時候被歸為了“其他”,既不屬于漢族,也不屬于其他獨立的少數民族,而只能是“穿青人”,在他們上學、工作的時候很多人一聽到“穿青人”都會大吃一驚,奇怪中國怎么還會有這樣的一個“少數民族”,缺乏身份的認同和證明也讓穿青人學習和工作有著一些不便,他們的內心也有著一種深深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