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是“到……去”的意思,動詞。在古詩文中“之”字有很多種含義,在本詩中的意思是“去”、“到”的意思,題目意思即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廣陵(廣陵即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作品原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朝代:唐,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譯文:老朋友向小編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寫作背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游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游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