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是益蟲。經常看到有農友不認識草蛉和草蛉卵,把它們當害蟲滅掉了,事實上它是種益蟲,以多種農業害蟲為食,有些地方大量繁殖和釋放草蛉,作為一種生物防治手段滅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里小編搜集了一點網絡資料和圖片,供大家參考,讓大家對它多一點了解。夏天,當人們在田間漫步時,常可看到一類有著綠色而柔軟的身體,長著四個大而透明的翅膀的昆蟲,緩慢地飛翔于空中,這就是著名的滅蟲能手——草蛉。

草嶺又名草蜻蛉,幼蟲叫蚜獅。草蛉是一種捕食性昆蟲,可能在木頭、玻璃、鋁合金窗戶等任何地方產卵。除少數種類外,大部分的卵有一條長長的絲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條、葉片、樹皮等上面,而卵則高懸于絲柄的端部。草蛉成蟲和幼蟲的捕食能力都很強,主要捕食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多種昆蟲卵,也捕食蛾類幼蟲。

我國常見的有大草蛉、麗草蛉(小草蛉)、中華草蛉、葉色草蛉、亞非草蛉等。如在棉鈴蟲產卵盛期,每畝棉田放出草蛉卵3萬至5萬粒,從卵里孵出的草蛉幼蟲就能捕食害蟲,四天后效果就很顯著。草蛉的卵非常有特色,象一簇簇的花蕊,附在葉背、枝條或玻璃等特品上,很具辨識性,千萬別當怪物吆.再說個真事,青島晚報報道過一戶人家的窗欞上莫名長了很多白毛,都不認識,差點以為見鬼了,還是青島農業大學的顧教授告訴他,草蛉,一種益蟲的卵,才沒變成靈異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