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現在很好。提起于丹這個人,大家肯定對這個名字特別熟悉,但是卻想不起她是誰?其實這個名字已經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很久了,是什么原因讓晉升為國民雞湯網紅的她退出了大眾視野呢?從熱捧到拋棄,她到底做了什么激起了民憤?于丹是一位中國當代知名文化女學者,從1988年開始活躍在影視傳媒實踐的第一線,在2007年的時候,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成為了當年炙手可熱的“學術超女”。

當時她的雞湯文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就在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卻被國民所質疑。12年,在北京百周年紀念講堂里上演了一場大師云集的昆曲盛宴,主辦方邀請于丹上臺做最后總結發言,卻遭遇現場北大學子高呼“下去”的質疑,于丹不得已尷尬離場。最后有人說是因為于丹穿超短裙不尊重國粹藝術,還有人說是于丹對于昆曲來說是外行人,而且她對論語的解讀也比較片面,她的雞湯文已經過時,這個場合由她來總結并不合適。

更引起公眾抵制的底關于霧霾的言論,在北京持續霧霾的天氣里,于丹呼吁大家不要出門,如果關上門窗和空氣凈化器都不能阻止霧霾,就用精神去抵制霧霾,顯然在特殊的時期還用所謂的心靈雞湯去解決問題,大眾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就是關于買房的言論,一對年輕人詢問在北京買不起房的事情,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于丹回答說:你擁有另一半、朋友就應該感到幸福和滿足了,買不起房并不重要。一如既往的雞湯澆灌,大眾也是累覺不愛,生活的壓力擺在眼前,大眾并不贊同她的說法。

雞湯文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緩解心理的壓力,獲得暫時的釋壓,要作對比,那就是類似現在所說的佛系生活,但是卻不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是暫時的逃避問題。針對于丹的現狀,今年11月23日,于丹教授正式卸任北師大藝傳學院黨委書記,在此,希望于丹繼續進行跟多的學術研究,給我們傳播更多的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