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的少數民族有藏族。西藏解放前,有許多貴族家庭都是一夫多妻,這些主要是政治聯姻和經濟聯姻,將出身于不同的土司或部落的女子娶到家里,貴族家庭可以借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鞏固自己的財產地位。此外,過去在西藏,一夫多妻并非貴族的專利,很多平民也是一夫多妻,而這些家庭的妻子多為姊妹或者表姊妹。

一些是女人結婚后,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妹妹也有感情,便嫁了過來,有些則是女人結婚后,一時半會兒沒有生育,那么就要把自己的妹妹或者親戚家中的姊妹娶到家里來。家中的老人都認可,雙方又是親戚,因此相處起來就更不會產生矛盾。
一妻多夫家庭都是家庭比較富裕的家庭。他們之所以會選擇這種婚姻形式,主要還是出于經濟原因。在1951年前的舊西藏,征收賦稅或支差都是以戶計算的,一妻多夫的家庭既可以避免了財產的分散,又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就尋常百姓而言,與一妻多夫家庭相比,那些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的家庭,經濟狀況要窘迫得多。因為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家庭勞動力少,子女人數卻不比一妻多夫家庭少甚至會多很多,如此以來,家庭負擔就要重很多,生活條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無論一夫多妻家庭的丈夫妻子還是一妻多夫家庭里的妻子丈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這些家庭成員有著約定俗成的習慣。以前的資料記載一般是丈夫在門口放置一個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會自然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