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真宗趙說的。趙匡胤以陳橋兵變,得開大宋皇朝,這卻使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個重要的國策,貶抑武人參政,建立一個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國地方長官一律任用文臣。國家一時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而宋承五代長期的戰亂,一般人都不喜歡讀書,書讀得好的就更少。

所以朝廷為實行既定國策,就必須一方面廣開讀書人登仕的途徑,一方面竭力提倡讀書的風氣。宋真宗趙恒御筆親作《勵學篇》,傳布天下,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幾近千年。
古人向往功名,經常引用到“黃金屋”、“顏如玉”一類的話。這幾句話出于宋真宗趙恒的《勸學詩》。其實要說這是詩,連基本的韻律都沒有,稱之為打油詩也有些勉強,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意思就是有了功名就有了一切.
趙恒,初名趙德昌,后改趙元休、趙元侃,為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997年繼位,1022年駕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在位期間,為了鼓勵讀書的風氣,宋真宗趙恒御筆親作《勵學篇》傳布天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即出自此篇。這首短短的篇章,字里行間鼓勵人們好好讀書,告訴學子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此篇迷醉天下士子者,幾近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