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來酵母和安琪酵母并沒有區別。發酵粉一種復合添加劑,主要用作面制品和膨化食品的生產。發酵粉中含有許多物質,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和酒石酸。通常是碳酸鹽和固態酸的化合物。當碳酸鹽與水和酸接觸時,離解成幾種物質。這個過程中,二氧化碳釋放,但不產生風味物質。因此產品的味道不會受到影響。制作發酵面團所用的發酵方法,一般有老酵、鮮酵母、發酵粉三種。家庭常用的是鮮酵母和發酵粉。嚴重注意一下發酵粉中鋁的含量,食品中含有的鋁超過國家標準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酵母和發酵粉都有發酵的功能,但有著本質的區別。酵母是一種純生物的蓬松劑,是一種活性微生物,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而化學發酵粉則是一種化學蓬松劑,一般是指小蘇打(碳酸氫鈉)、臭粉(碳酸氫銨)、明礬(硫酸鉀鋁或硫酸鉀鋁,S.A.S.)、泡打粉(bakingpowder)等幾種物質。下面,就以上幾種物質以及酵母作一個詳細的介紹,以便更加清楚酵母和化學發酵粉的區別。

小蘇打(碳酸氫鈉,):在和食物里含有的酸性物質作用下,小蘇打可分解成鈉離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后者可以起蓬松食物的作用。但小蘇打釋放氣體的反應需要酸性物質的存在,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反應的引發很難控制,用量太大會產生苦味或澀味。由于這些原因,小蘇打很少作為蓬松劑單獨使用,一般都作為復合蓬松劑的成分之一。

臭粉(碳酸氫銨):在需要快速大量產生氣體的時候一般會用到臭粉。臭粉在加熱時或酸性條件下會分解成水,氨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由于快速釋放,氨氣在成品里殘留很少,不會在成品里嘗出氨味。由于臭粉容易分解放出氨氣(這就是臭粉名字的出處)而失去作用,它很難儲藏,一般在家庭較少使用。在烤制桃酥或某些餅干時要用到臭粉。

明礬(硫酸鉀鋁或硫酸鉀鋁,S.A.S.):常用的明礬其實是酸性混合物,在和食物固有或添加成分如小蘇打作用時放出氣體,起蓬松作用。一般也是作為復合蓬松劑的酸的成分。特點是要在高溫下才能快速反應。常見的例子是用來炸油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