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一大團冰凍的氣體夾雜著冰粒和塵埃物質。仰望晴朗的夜空,星星都是些亮晶晶的光點。可是有時候,這當然是十分難得的,夜空里突然闖來一位形狀奇異的生客:明亮而有點毛松松的頭,長長而略有點散開的尾部,像一把掃帚。這就是彗星,通常被稱作“掃帚星”。

相當一部分彗星不停地環繞太陽沿著扁長的橢圓軌道運行,這種彗星叫“周期彗星”,每隔一定時期,它們運行到離太陽和地球比較近的軌道部分,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它。有的彗星軌道是拋物線或者雙曲線,它們好比是太陽系的“過路客人”,一旦離去,就不知它們跑到哪處“天涯海角”去了。
典型的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和彗尾三個部分。彗核主要由比較密集的固態物質組成,直徑一般在10千米上下。彗核周圍云霧狀的就是彗發。彗核和彗發合稱為彗頭,后面長長的尾巴叫彗尾。
彗頭的直徑一般在5萬~25萬千米,據記載,彗頭“冠軍”可能要算是1811年出現的一顆大彗星,其彗頭直徑超過180萬千米,比太陽直徑140萬千米還要大。天文學家通過地球大氣外的觀測發現,某些彗星的彗頭最外層還有一層更大的包層——氫云,有的直徑達1000萬千米!
彗星的尾巴不是生來就有的,只是在接近太陽時受到太陽光的壓力才形成的。彗尾的長度一般都為數百萬到上千萬千米。剛才提到的那顆彗頭“冠軍”,它的彗尾長1.6億千米以上,彗尾的寬度達2000多萬千米。如果我們把這樣一顆彗星看作是個正圓錐形,它的體積就在太陽的2萬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