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表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發明的,成書于春秋戰國間的《管子》,書中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九九乘法口訣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口訣。
1、九九乘法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就在使用九九乘法表,當時稱為九因歌,而更早的起源則來自于黃帝時期的伏羲氏。
2、在戰國時代,九九口訣已經相當流行,諸子著作如《荀子》等已把乘法口訣的文句作為科學上的論證來引用了。我國古代的乘法口訣(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順序和后世的口訣相反。口訣的開始兩個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為乘法口訣的簡稱。現代的“九九”乘法口訣,是從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
3、九九乘法表乘法口訣是最基礎的乘法運算,其代表的含義也可以用加法來理解,在古代中國人就會用乘法來計算了。不過,這不是沒根據的猜想,這是有文獻記載的。根據劉徽的「九章算術」中記載,伏羲氏根據八卦,作九九之合爻之變,說明九九乘法的起源相當早。現在很多國家會認為什么東西是自己國家發明的,就紛紛出示證據,而“九章算術”的記載,無疑就是證明九九乘法表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的給力證據。
4、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換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組積,九九表只需要項積。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組積的九九表。45項的九九表稱為小九九,81項的九九表稱為大九九。
5、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瑪雅乘法表須190項,巴比倫乘法表須1770項,埃及、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乘法表須無窮多項;九九乘法表只需45/81項。九九乘法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從春秋戰國時代就用在籌算中運算,到明代則改良并用在算盤上。現在,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