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太后從多爾袞開始,就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才能,這一點是鰲拜最害怕的地方,因為鰲拜在這方面的功力可遠不及他在武藝方面的造詣。鰲拜是孝莊的嫡系和心腹,他的所作所為,正是來自孝莊的授意。

不管鰲拜在史書上的名譽如何,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對孝莊忠心耿耿。鰲拜這個人家庭背景一般,但是他作戰英勇,立下不少戰功,是皇太極手下的股肱之臣。皇太極暴斃之后,他的長子豪格和多爾袞互爭王位,打得不可開交。鰲拜作為皇太極的忠實擁護者,自然要選擇支持豪格。最終,多爾袞和豪格斗了半天,誰也沒當上皇帝,繼位的是九皇子福臨。
正因為在之前的皇位之爭中和多爾袞結下了梁子,鰲拜之后沒少被打壓,甚至有好幾次,多爾袞想要滅了鰲拜,但是每次到了最危急的時候,鰲拜總會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解救。
而這股力量背后的指使人,很可能就是孝莊。多爾袞死后,鰲拜終于熬出了頭。順治帝在位期間,鰲拜以他的忠誠和能干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同樣受順治帝器重的,還有一個人——蘇克薩哈。
順治帝駕崩后,鰲拜、蘇克薩哈、索尼、遏必隆四個人一起輔政。這其中,索尼年老體弱、對政事漠不關心,遏必隆是鰲拜的跟班,只有蘇克薩哈才是鰲拜真正的敵人。熙親政后,鰲拜依然掌握著朝政大權不撒手,他甚至網羅了不少罪名,殺了蘇克薩哈。這件事使得鰲拜和康熙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
清朝歷代皇帝在對待漢人的態度上是各不相同。努爾哈赤施行的是排漢政策,他肆意屠殺、奴役漢人百姓,以至于人口銳減、經濟惡化、國內危機重重。皇太極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即位后,大力提拔、重用漢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緩和滿、漢之間的矛盾。
終究,鰲拜還是被康熙給廢掉了,雖然沒有被處死,但是淪為階下囚的他沒過多久就抑郁而死。除掉鰲拜之后,康熙徹底掌握朝廷大權,而孝莊依舊是康熙最親的親人。支持鰲拜的那段黑歷史,也隨著鰲拜本人的退場逐漸煙消云散,變得不為人所知。
鰲拜雖然忠心耿耿,但是也不過是皇家的一個工具而已,一旦對上位者不利,他便只有一條路可走:被除掉。雖說雍正繼位后將鰲拜從黑名單中放了出來,不僅恢復了他的爵位,還追封其為超武公,但是人早就死了,再怎么折騰又有什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