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發生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上去烏林二百里。”此說后來為清末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所首肯。首先,《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而《三國志·吳書》的諸大將傳記也都提到“拒曹公于烏林”的字樣,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是拄扎在江北的烏林。《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赤壁山在今蒲圻縣西八十里,一名石頭關,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與赤壁相對。”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
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荊州記》記載:“蒲圻縣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黃蓋(于)此乘大艦,上破魏武兵于烏林,烏林、赤壁其東西一百六十里。”《江表傳》記載赤壁之戰的情況是這樣的:“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去北軍二里于,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
“東南風急”與“中江舉帆”,說明沖烏林來的船來自烏林東南,這與“上破魏武兵”比較吻合。還有《三國志·呂蒙傳》的記載:“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烏林”。這里的“西破”與周瑜傳的“逆”是一個解釋。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208年,曹操封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壯志滿滿,意氣風發。曹操一切準備工作就緒,親帥大軍10萬進軍荊州劉表。上天對曹操不薄,還沒到荊州呢,劉表就病死了,劉琮繼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