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群英會蔣干盜使曹操錯殺了【蔡瑁】、【張允】。之后龐統環,周瑜挑戰,曹操方面先用小船出戰,折了袁紹手下降將【張南】、【焦觸】。之后曹操鐵索連環戰船出擊獲勝。

赤壁之戰前和戰時,曹操方面派到東吳的間諜【蔡中】、【蔡和】一個在戰前被周瑜殺了,一個跟隨甘寧在戰時被殺了。火燒赤壁后,曹操北撤,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凱】從旱寨救援,被吳將所殺。這樣赤壁之戰中,曹操部下死了8將,劉備孫權沒有戰死武將。確實一個有名有姓實情況是曹營得了瘟疫。周瑜放曹操有了退兵。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20萬南下,與劉備軍兩萬,孫權軍3萬,在赤壁打了一場大戰。結果曹丞相慘敗死傷慘重,被趕回了北方。劉備孫權在戰役中發展壯大,奠定了三分天下的雛形。其中有一個細節,雙方幾十萬大軍浴血廝殺,還用了大火。
為什么三方諸侯誰也沒有折損大將,劉備孫權是戰勝方可以理解,曹軍被火燒得大敗,逃跑中又遭到孫劉聯軍的追擊,為什么也沒有損失任何一員名將呢?(蔡中蔡和是荊州降將,沒有算進去。)看起來20萬曹軍被打得大敗,其實犧牲的很多都是荊州兵劉表的降將。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在日軍開路行軍的時候,大家常看到偽軍走在前面,日軍走在后面,這是讓偽軍當炮灰,盡可能地保護自己的力量。
戰爭中用降軍做炮灰,自己的親兵在最后,是慣常的做法。赤壁也是一樣,再者就是荊州兵本來就擅長水戰,曹操的士兵多是北方人,荊州兵在前,曹操兵在后是正常的。在大火中傷亡慘重的是之前劉表的幾萬荊州降軍,這些人幾近團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