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吳用,他的智慧必然會令大家印象深刻。吳用作為梁山上最足智多謀的人,自然是備受人們矚目。由于梁山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綽號,吳用自然也不例外了,那吳用的綽號是什么呢?他的綽號又是怎么來的呢?
1、吳用,字學究,是水滸傳中比較有分量的人,在梁山排名第三。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常拿他與諸葛亮相比較,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長相清秀,有少許白胡須。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與晁蓋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2、吳用在斷了要考取功名利祿的想法之后就跟隨一個老漢學習周易和兵法方面的東西了。經過三年的時間,他終于學業(yè)有成回到了家鄉(xiāng),沒想到卻被父親責罵,說自己是個逆子,就被趕出了家門。在這樣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吳用到了私塾做教書先生,還和晁蓋成了很好的朋友。因為在當地,吳用常常為百姓們解答難題,于是人們就稱他為“智多星”。吳用智多星的綽號就是這樣得來的。
3、吳用在上梁山之前,主要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也就是所謂的“鄉(xiāng)村大儒”。施耐庵筆下的吳用,首次登場的時候,是這般模樣的:“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系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凈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這樣一看,活脫脫一個書生模樣。只是沒想到,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最后卻成了梁山泊里重要人物之一。
4、在上梁山之前,吳用憑借著自身的聰明才智,協助晁蓋等人竊取了梁中書給蔡京的壽禮——十萬貫生辰綱。后來,遭到朝廷的追捕,不得已之下,逃到梁山。梁山中的其他人大多數是不識字的主兒,于是等到吳用來的時候,就成了這群人中知識最豐富的人。在后來的多次行動中,吳用都是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梁山事業(yè)在吳用的智慧幫襯下蒸蒸日上,穩(wěn)穩(wěn)坐上了梁山的第三把交椅。所以說,吳用“智多星”的綽號可不是白來的。
5、被人取綽號常常會讓人不高興,但很多時候取的綽號只是一個人的代號,而這個代號是一種昵稱,表達出的是人與人之間比較親密的一種關系。智多星吳用的綽號就是一個很好的解釋。通過以上的內容,不僅知道了吳用是誰,吳用的綽號是智多星,也了解了吳用綽號的由來。《水滸傳》中還有很多英雄好漢都有他們的綽號,大家不防多去了解一下。
6、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吳用作為軍師,參加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其間,曾與阮氏兄弟議及重上梁山,礙于義字而做罷。平南歸京后被授予武勝軍承宣使。宋江受蔡、高、童、楊四奸陷害飲鴆而亡,吳用聞訊后與花榮趕至蓼兒洼,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場之后,雙雙自縊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