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相當于現在的財政和國土資源部部長。戶部尚書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的大臣,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其職位相等于當今的主管財政、稅收、土地、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門的國務院副總理。

戶部尚書可追溯至漢朝,時有置尚書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財帛委輸,即國家財政工作。曹魏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費統籌。經隋朝稍加改變稱民部尚書,至唐朝遂改稱戶部尚書,至后代仍為常職。戶部尚書主要掌管國家經濟,包括戶口、稅收、統籌國家經費等等。
尚書省分六部,其最高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副長官為侍郎(從二品),其下六部尚書為正三品,六部副長官仍稱侍郎(從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長官分別為從五品、從六品(即當今司局級)。六部尚書:自魏晉起至隋唐時期發展健全,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權機構都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官階為正二品。其分工為:吏部:又稱天官,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貨幣、官員俸祿、財政收支等事務;禮部: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禮、學校、科。
吏部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吏部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勛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復名復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