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學名柴桂,又稱香桂、山肉桂、土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是廣西亞熱帶芳香藥料植物中的“三寶”之一。那桂皮是什么樹的皮?和肉桂有什么區別?

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天竺桂又稱川桂、土桂皮,分布于中國廣東、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陰香又稱山肉桂、連粘樹,分布于中南及福建、浙江、貴州、云南等地。
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桂皮原產于牙買加群島一帶,和肉桂一樣同屬樟樹科,樹高約3米,樹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顏色也深;雖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夾帶著苦澀。中國、緬甸、越南等地都生產桂皮,市場上將桂皮粉當作肉桂粉來販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在我國種植的肉桂主要有3個品種:即白茅肉桂(黑油桂)、紅茅肉桂(黃油桂)和沙皮桂。以白茅肉桂品質好,含油量高。肉桂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其次還有乙酸肉桂酯、肉桂酸等。肉桂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不同,如錫蘭肉桂的樹皮中含80%肉桂醛和8%-15%的丁香酚,而在桂葉中含有70%~90%的丁香酚,肉桂醛僅為0-4%;樹根中只含50%樟腦,而不含丁香酚和肉桂醛。

















